【新疆科技報】聚焦 | 創制新晶體 逐夢“深紫外”
發布時間:2022-06-25
激光除皺儀、激光切割機、激光電視、光刻機……激光,看似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很遙遠,其實激光產品早已走進我們的生活中。
近日,記者從中科院新疆理化所了解到:我區科研人員通過多年努力,發現了新晶體材料。激光在精密加工、醫療、航空航天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吧钭贤饧す饩哂胁ㄩL短,光子能量高等特點。簡單說,就是波長越短的深紫外晶體材料激光,能量越高,穿透力越強。而倍頻晶體材料就是產生短波長激光的核心材料之一?!敝锌圃盒陆砘L、研究員潘世烈介紹道。潘世烈說:“從20世紀60年代第一次發現倍頻晶體材料后,無數科學家致力于開發性能更優異的晶體材料。到上世紀90年代,陳創天院士發明了氟代硼鈹酸鉀晶體,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唯一掌握深紫外全固態激光技術的國家?!?/span>2007年,潘世烈組建新型光電功能材料團隊,開始進行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材料的研發工作,尋找更好的晶體材料。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交叉與合作團隊”項目、自治區“十四五”重大科技專項等項目的支持下,潘世烈帶領團隊從晶體材料的組成、結構出發,揭示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材料構效關系基本規律,發現了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材料設計的優勢基元。“這個新基元相當于‘基因’,有了它就可以設計出我們想要的材料?!迸耸懒艺f,“設計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材料,難點在于它‘寬帶隙、大倍頻、適中雙折射’三個特性之間是相互影響、制約的關系,需要找到平衡點?!?/span>通過十多年的努力探索和研究,潘世烈團隊對上萬份材料樣本進行實驗、分析、對比、研究,提出基于氟化硼酸鹽設計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的思路,實現了新晶體材料設計的突破,為進一步鞏固我國在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的領先地位做出貢獻。如今,該成果榮獲2021年度自治區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其團隊榮獲第19屆“新疆青年五四獎章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