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以下簡稱“中國僑聯”)黨組書記、主席萬立駿一行蒞臨新疆理化所調研指導。中國僑聯組織人事部部長姚林楠、基層建設部部長張毅、信息傳播部部長郭啟華、辦公廳處長李志濤、信息傳播部宣傳處處長林蕭凡、人民日報海外網海外部副主任劉姝麟、編輯李帛堯,自治區僑聯副主席米海爾古麗·阿吉、辦公室四級調研員孫輝,烏魯木齊市僑聯黨組副書記、主席王觀,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院長肖文交以及新疆理化所班子全體成員、各學科主要負責人、部分職能部門負責人等參加了有關活動。

萬立駿主席一行在新疆理化所科技成果展區聽取了各學科方向負責人對科技成果的介紹,并視察了“中國科學院特殊環境功能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與科研進展。萬立駿主席對新疆理化所的科研工作十分感興趣,在聽取學科負責人介紹情況的同時,就相關學術問題與科研人員進行了詳細的溝通和交流。隨后萬立駿主席一行與新疆理化所代表召開了調研座談交流會。會議由潘世烈所長主持。
參觀新疆理化所科技成果展區
視察“中國科學院特殊環境功能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
潘世烈所長代表新疆理化所,對萬立駿主席一行蒞臨研究所調研指導表示熱烈歡迎,對中國僑聯、自治區僑聯長期以來給予研究所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謝。潘世烈所長向萬立駿主席一行系統介紹了新疆理化所的總體情況和未來規劃。新疆理化所現有新僑人員44名,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占比89%,人才聚集效應明顯,研究所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截至2022年,新疆理化所共有4人榮獲“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1個科研團隊榮獲“中國僑界創新團隊獎”。新疆理化所新僑人員在研究所科技事業發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國家科技自強自立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座談會現場
新疆理化所晶體材料研究中心的楊志華研究員作為新僑科研人員代表發言。楊志華表示,不管是個人的成長還是團隊的發展,她都深刻感受到了來自中國僑聯和自治區僑聯的關心和支持,對此她表示了誠摯的感謝。她表示,科研之路充滿艱辛,但是來自黨和政府支持和關懷是科研人員得以堅持鉆研的力量來源。她提到近期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進行考察時指出“新疆不再是邊遠地帶,而是一個核心區、一個樞紐地帶”,她相信新疆將會有更大的舞臺承載更多的有志青年、新僑實現中國夢。她表示作為新僑代表,將進一步發揮模范作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充分發揚艱苦奮斗,啃硬骨頭,不怕苦、不怕難的精神,為國家和新疆的科技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新疆分院院長肖文交也代表新疆分院向萬立駿主席一行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感謝和熱烈的歡迎。肖文交院長簡要介紹了新疆分院系統的基本情況。他表示,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新疆的講話精神指示下、在中科院黨組和自治區黨委的要求下,新疆分院系統單位將聚焦主責主業,全力做好科技服務工作,促進新疆區域社會穩定、推動區域科技發展、實現區域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新疆分院院長肖文交講話
隨后,萬立駿主席向與會人員介紹了僑聯的性質、地位、歷史沿革、基本職能等。他指出,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發揮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獨特作用,始終把僑聯組織作為黨和政府聯系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橋梁紐帶。僑聯注重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堅持“兩個并重”(國內海外工作并重、老僑新僑工作并重)、“兩個拓展”(拓展新僑工作、拓展海外聯誼)的基礎上,履行好僑聯的各項職能。他對新疆理化所取得的科技成就以及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方面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對“中國科學院特殊環境功能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和實驗室管理給予高度評價。他深情地回憶了十多年前訪問新疆理化所的情形,再次來到新疆理化所,他感慨研究所變化巨大,科研工作和人才培養都取得顯著成效。他希望新疆理化所能夠取得更大的科研突破、實現跨越式的發展。他表示中國僑聯也將積極發揮資源優勢、搭建平臺,助力新疆理化所進一步高質量發展。他期待大家齊心協力、合作共贏,在凝聚僑心僑智、人才引進、技術成果轉化等領域不斷創造新的經驗,取得新的成就。
中國僑聯黨組書記、主席萬立駿講話
最后,潘世烈所長表示,新疆理化所將不負習近平總書記對新疆的宏偉藍圖、不負萬立駿主席的殷切期望,一如既往地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以“強基礎、抓攻關、聚人才、促改革”為重點,進一步凝聚僑心、匯聚僑智、發揮僑力,統籌推動各項工作落實,開拓進取,銳意創新,為建設科技強國、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做出新的貢獻,努力以優異成績向黨的二十大獻禮!